現在時間過得真是快,今天開車出去才發現,原來我的蔚來ET5提回來已經30天了。
最近疫情原因開得不多,一共也就只開了600公里出頭,但還是很想趁這個“吉日”,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個月來的用車感受,并且針對眾多“準車友”們都很關注的幾個問題,講講我自己的看法。
1、關于電耗的問題。
在提車之前,我就在網上看到有些首批提車的車友反映ET5的電耗偏高,其中不乏百公里平均電耗超過20度的。雖然電耗這數據比較因人而異,但我當時還是有點意外的:這好歹是NT 2.0平臺的新車啊,而且還是轎車,后電機還用上了SiC碳化硅。
我在之前好幾篇文章里面都講過,電耗是衡量一臺電動車技術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。
我專門去看了這些這些車友們發出來的電耗數據,發現其中不少人的電耗構成中,“環境舒適”部分占比都比較高,反而驅動電耗才占60~70%左右。
所以我初步懷疑是空調相關的“鍋”,于是專門去找舒適相關的選項來逐一研究,也順便做了個小試驗。
在第二次換電之后,我就將“空調持續除味”功能關了,也關閉了app上的車內溫度保持功能,但駕駛模式(包括能量回收)都不變。最后在我今天第三次換電之前,我見到的百公里平均電耗降到了16度左右,環境舒適耗電量只占2%。所以我初步可以斷定,這兩個功能的確比較浪費電,反而電驅系統并不算很耗電。
當然啦,如果你不太在乎電耗,也有家充樁每天充電,那就放心地把各種舒適選項全部打開吧,怎么舒服怎么來。
2、關于續航能力。
很多人都喜歡討論電車的標稱續航里程有多少“水分”,電池虛不虛,媒體同行們當然也樂于做各種續航測試來找出答案。
但當我自己做了車主之后,我反而是不太在乎的。一方面是因為我對ET5的續航能力多少還是心中有數的,差不到哪里去;另一方面,是蔚來有換電服務,在市內代步完全沒壓力,這個我后面會再講。
話說回來,我發現蔚來ET的儀表盤是可以同時顯示“理論剩余續航里程”和“預估剩余續航里程”的。這個“預估”就是根據你前100公里的平均電耗,來動態計算剩余里程。而且這兩個數字,是可以同時顯示在儀表盤上的。
換句話講,你隨時可以看到更準確的剩余里程,也能看到打了“幾折”。所以不管有多少水分,至少蔚來沒有藏著掖著讓你猜。
按照我的觀察,這段時間我開出了87折,也就是講,每次從換電站換完電(75度電池,92%電量)出來,實際可以開到400公里左右,基本足夠正常用一星期了。而我一般都是剩余50公里左右才去找換電站,沒必要浪費免費換電次數。
3、關于充電和換電的問題。
今天剛好是提車后的第三次換電,第一次去一代站,后兩次去二代站,二代站不用把車升起來,速度也明顯更快一些。相同的是,換電小哥服務都很好,沒聊幾句電池就換完可以走了。
補充一下,蔚來換電下單的體驗真的是好。我語音告訴NOMI要換電,它就自動列出周邊換電站,我選好就可以直接導航去了,而且去到附近系統就會自動下單排隊,并會告訴我等待的時間,整個過程基本上可以無腦操作,體驗很好。
今天剛好前面有兩臺車排隊,小哥就馬上給我打電話,通知我不用急著過去,免得時間久了要給停車費。
因為家里沒條件裝家充樁,所以選了每月6次免費換電。我家附近和上班路上都有換電站,所以我壓根就沒想過浪費時間去充電,甚至連充電口的蓋子都沒打開過。
至于充電速度,之前志豪用公司的ET5專門去測試過(),速度也很快,所以現在充電補能完全無壓力。至于開長途怎樣,就到時候再試了。
PS:這個月只換了3次,感覺虧了
4、車內空間及其他。
講真,無論是前排還是后排,身高超180cm的朋友,我都建議你要親自試過車后再決定買不買它,但像我這種只有170cm的就毫無壓力,后排坐三個人不會覺得擁擠。
ET5坐姿高的問題其實開幾天就適應了,座椅很舒服,視野很好,不用擔心坐姿會難受,而且標配就有類似按摩的舒緩功能了。
尺寸上ET5比Model 3真的明顯大一圈,車也很寬。我在市區地下停車場停車,多少都有點壓力。所以現在就干脆讓它自動泊車,停好后再微調,省心好多。
5、車機的確有bug,但問題不大
剛開沒幾天,就發現有時啟動后儀表盤上會出現故障燈,但不影響駕駛,而且一般5~10分鐘后會自動消失。聽講是激光雷達和傳感器冷啟動速度慢的問題,據說下次OTA就會解決這個問題。
至于有些車友講激光雷達的高頻聲以及其他bug,我暫時還沒發現了。
小結一下:用車30天,真的沒什么明顯讓我不滿意的地方,app不但車控功能好用,而且商城里面的東西都挺不錯,前前后后買了不少。
最后順便預告一下,我剛買了一副原廠AR眼鏡還沒發貨,到時候用來看看電影或者世界杯,不知道效果會怎樣呢?